碳達峰實施方案陸續出臺:儲熱蓄冷獲得了哪些政策的支持?

全球長時儲能委員會日前發布的《凈零碳熱能:長時儲能加速能源系統脫碳》年度報告稱,供熱系統脫碳是實現凈零排放的核心,熱儲能技術對于脫碳至關重要。

在“雙碳”目標愿景下,儲熱作為一種新型儲能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清潔供暖、火電靈活性改造、綜合能源服務等多個能源細分領域,其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與支持,今年以來,國家和地方層面出臺的相關碳達峰實施方案中,有不少內容對儲熱蓄冷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出支持。

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2022年7月13日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《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       方案中提到: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。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,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。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。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。在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,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。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、生物質能應用,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。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。引導建筑供暖、生活熱水、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,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%。
       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,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%。推廣熱泵熱水器、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,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。推動智能微電網、“光儲直柔”、蓄冷蓄熱、負荷靈活調節、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,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,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。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,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,合理調配用電負荷,實現電力少增容、不增容。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,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。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,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、工業余熱、核電余熱,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。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,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。引導寒冷地區達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。
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2022年8月1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《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       方案中提到:推動工業用能電氣化。綜合考慮電力供需形勢,拓寬電能替代領域,在鑄造、玻璃、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鍋爐、電窯爐、電加熱等技術,開展高溫熱泵、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,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。重點對工業生產過程1000℃以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。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,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和園區創建,示范推廣應用相關技術產品,提升消納綠色電力比例,優化電力資源配置。
有色金屬。堅持電解鋁產能總量約束,研究差異化電解鋁減量置換政策,防范銅、鉛、鋅、氧化鋁等冶煉產能盲目擴張,新建及改擴建冶煉項目須符合行業規范條件,且達到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。實施鋁用高質量陽極示范、銅锍連續吹煉、大直徑豎罐雙蓄熱底出渣煉鎂等技改工程。突破冶煉余熱回收、氨法煉鋅、海綿鈦顛覆性制備等技術。依法依規管理電解鋁出口,鼓勵增加高品質再生金屬原料進口。到2025年,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%以上,再生銅、再生鋁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、1150萬噸,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24%以上。到2030年,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%以上。
云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2022年10月20日,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公開征求《云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(征求意見稿)的公告。
      方案中提到:持續優化城市建筑用能結構。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,太陽能系統應與建筑工程統一規劃、同步設計、同步施工、同步驗收,與建筑工程同時投入使用。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,推進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,到2025年,列入整縣(市、區)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的縣(市、區)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,鼓勵其他地區按照試點地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。
       推動既有公共建筑、廠房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。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。因地制宜推進空氣能、生物質能、地熱能等建筑應用,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。引導建筑供暖、生活熱水、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,到2025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55%,2030年超過65%。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,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%。


  規范整治太陽能熱水系統,加強太陽能系統運行效果監測評估,做到“安全、美觀、適用”。推廣熱泵熱水器、高效電爐灶、燃氣熱水器等清潔能源產品,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。推動智能微電網、“光儲直柔”、蓄冷蓄熱、負荷靈活調節、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,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,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,實現建筑用能端與電網供給端的智慧響應。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,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,合理調配用電負荷,實現電力少增容、不增容。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,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。

貴州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 2022年10月11日,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《貴州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》。
方案中提到: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。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。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,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,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。在太陽能資源相對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,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。因地制宜推行地熱能、生物質能應用,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。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力度,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。
      引導建筑供暖、生活熱水、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,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%。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,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%。推動智能微電網、“光儲直柔”、蓄冷蓄熱、負荷靈活調節、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,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,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。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,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,合理調配用電負荷,實現電力少增容、不增容。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,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。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,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、工業余熱等,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。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,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。
黑龍江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 2022年10月20日,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、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《黑龍江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方案中提到:優化建筑用能結構。

1.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應用。推廣太陽能光伏應用,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及周邊空間,加強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,強化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監管,新建建筑原則上應安裝太陽能系統。到2025年底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。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。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,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。

2.擴大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。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、生物質能應用,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,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運行中應用比例。探索建立符合市場化原則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運營模式,重點在集中供熱未覆蓋區域、政府投資項目中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,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運行中應用比例。到2025年底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。

3.提升建筑電氣化發展水平。引導建筑供暖、生活熱水、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,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%。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,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%。推廣熱泵熱水器、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,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。推動智能微電網、“光儲直柔”、蓄冷蓄熱、負荷靈活調節、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,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,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。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,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,合理調配用電負荷,實現電力少增容、不增容。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,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。

4.推動建筑熱源低碳化改造。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、工業余熱,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,燃煤供熱比例進一步降低。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,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。引導超低能耗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。有序推進風光資源利用,建設哈爾濱、綏化綜合能源基地和齊齊哈爾、大慶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,在佳木斯、牡丹江、雞西、雙鴨山、七臺河、鶴崗等城市建設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基地,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??茖W布局生物質熱電聯產、燃氣調峰電站,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等蓄能設施。推廣地熱能、太陽能等非電利用方式,積極穩妥推廣核能供暖示范,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氫,開展綠色氫能利用。

江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 2022年10月13日,江西省工信廳關于印發《江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      方案中提到:推動工業用能電氣化。深入挖掘電能替代潛力,嚴控非電行業燃煤消耗量,統籌推進煤改電、煤改氣。在鋼鐵、建材、有色金屬、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及其它行業鑄造、加熱、烘干、蒸汽供應等環節,加快淘汰不達標的燃煤鍋爐和以煤、石油焦、渣油、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窯爐。推廣電爐鋼、電鍋爐、電窯爐、電加熱等技術裝備,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。重點對工業生產過程1000℃以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,在玻璃、陶瓷等重點行業開展高溫熱泵、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。
重慶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2022年10月13日,重慶市經信委就《重慶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(征求意見稿)公開征求意見。
      方案中提到:有序調整能源消費結構??刂品请娦袠I燃煤消費量,推動鋼鐵、化工、水泥等行業新改擴建項目煤炭減量替代,有序推進“煤改電”“煤改氣”工程。支持綠色微電網建設,加快分布式光伏發電、分散式風電、天然氣分布式能源、多元儲能、生物質發電、高效熱泵、余熱余壓利用、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,構建多能互補的高效能源體系。

支持可再生電力在電加熱窯爐、高溫熱泵、電熱儲能鍋爐等領域電能替代,結合新型儲能、儲熱等技術,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。深挖工業生產鍋爐窯爐電力替代潛力,探索工業生產過程中低溫熱源電氣化改造,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。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,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和園區創建。

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
       2022年10月13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《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       方案中提到: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。大力發展本市可再生能源,將可再生能源利用作為各級規劃體系的約束性指標,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推動光伏、地熱及熱泵應用,適度發展風電,實現經濟可得的本地可再生能源規?;?。在產業園區、公共機構和建筑領域推廣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。開展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建設,大力促進分布式發電就地并網使用。大力發展地熱及熱泵、太陽能、儲能蓄熱清潔供熱模式,實現平原地區地熱資源有序利用。

      積極爭取國家宏觀政策、電力設施規劃、核算和調度等方面支持,逐步理順外調綠電輸配、交易和消納機制,加強需求側管理,形成有利于促進綠色電力調入和消納的政策環境。深化與河北、內蒙古、山西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利用方面合作,大力推動綠電進京輸送通道和調峰儲能設施建設,建設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。到2025年,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,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3%—5%,市外調入綠色電力規模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,太陽能、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80萬千瓦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達到1.45億平方米左右。到2030年,太陽能、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左右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比重約為15%。

文章來自互聯網


9久精品久久综合久久超碰_亚洲欧洲自拍拍二区_完整版免费av片无码_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